
陈伟,男,博士,正高,温州大学博士生导师,温州大学瓯江特聘教授CII,韩国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。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,获理学学士学位,201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,获理学博士学位和清华大学化学系2010年“学术新秀”称号。2016-2017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做访问学者。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(科技)青年拔尖人才,市科技创新“青年拔尖人才”。在Angew. Chem. Int. Ed., Adv. Mater., Phys. Rev. Lett., Energy Environ Sci, Nano Lett, Coord. Chem. Rev., Small, Chem. Mater, Nano Res., J. Mater. Chem., Acs Nano, Nano Scale, Chem. Eur. J., Cryst. Growth. Des.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,申请专利多项。作为参与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(1项)、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(1项)、温州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和二等奖(各1项)。
目前研究方向为:贵金属及其合金纳米材料的功能导向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;单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性能探索。指导的研究生有“浙江省优秀毕业生”和“温州大学优秀毕业生”。欢迎感兴趣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加入,尤其欢迎具有催化、有机合成背景的硕士毕业生加入本组。

方国勇,博士,副教授,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化学与材料学研究。近年来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、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等10余项,在Angew. Chem. Int. Ed.、Prog. Mater. Sci.、Natl. Sci. Rev.、Coord. Chem. Rev.、J. Chem. Theory Comput.、Inorg. Chem. Front.、Chem. Commun.、Inorg. Chem.、Chem. Mater.、J. Phys. Chem. Lett.、Phys. Chem. Chem. Phys.、Appl. Surf. Sci.、化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,获批软件著作5项。
研究方向
(1)人工智能方法,包括计算软件、机器学习、深度学习、数据挖掘、材料大模型、材料信息学、材料基因工程等。
(2)人工智能在材料、化学、能源等领域的应用。

苗婷婷,女,博士,副教授,化学系副主任。
1990年11月出生,201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,获理学学士学位。
同年保送中国科皇家娱乐城
化学研究所进行硕博连读,师从范青华研究员,2017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。
2017年7月进入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皇家娱乐城
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。
主要研究方向是药物中间体合成方法学,新型手性配体设计合成,新型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应用, 热忱欢迎感兴趣的同学们加入。

肖洪平:博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
1998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化学系应用化学专业,获理学学士学位;2003年3月浙江大学化学系硕士毕业,获理学硕士学位;2009年6月南京大学化学化工皇家娱乐城
博士毕业,获理学博士学位。
2014年6月至8月葡萄牙阿威罗大学化学系材料中心从事三个月的访学。2003年4月至今,在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皇家娱乐城
任教。
2004年入选温州市新世纪5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,2005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。
主要研究方向:功能配合物。通过芳香多羧酸与金属离子的自组装合成结构新颖的配合物,并对配合物的晶体结构,发光、磁学以及催化等性能进行相关研究,涉及配位化学、有机合成化学、材料化学、晶体化学等。